作者:Top.one
一、马斯克掀桌:“如果通过,我就建党!”
6月30日,美国参议院开始就“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”(俗称“美丽大法案”)进行马拉松式“投票大战”,力争于7月4日独立日前完成最终立法。这项法案内容长达千页,集减税、增支、控移于一体,被市场广泛解读为特朗普政府的“财政放水前奏”。
而最大的反对声来自特斯拉CEO埃隆·马斯克。他在X平台上怒发帖文称:“如果这项疯狂的支出法案通过,‘America Party(美国党)’将在第二天成立!”他痛斥该法案将增加3.3万亿美元国债,是对美国未来的“背叛”。
马斯克指责民主与共和两党早已沦为“财政同谋”,“表面对立,实则共治”,而美国需要一个能真正为民众发声的第三政党。他还威胁称,要在下届初选中“拉下所有支持该法案的议员”,即便这将是他“此生做的最后一件事”。
二、加密税改“混入大礼包”:美国财政找到了新韭菜?
在马斯克掀桌的同时,加密行业却在这场政治风暴中迎来重大利好。共和党参议员辛西娅·卢米斯(Cynthia Lummis)正在推动将一系列加密货币减税条款纳入“美丽大法案”,成为该法案中最受关注的“隐秘修正案”。
根据Lummis提案,法案将:
-
小额交易免税:每笔低于300美元的加密交易将免征资本利得税,年总额上限为5000美元;
-
挖矿与质押收益延迟征税:挖矿、质押与空投产生的资产在出售前无需缴税;
-
排除加密借贷纳税责任:大多数加密借贷交易将不计入当期应税收入;
-
引入30日洗售规则:防止通过“亏本卖币再回购”手法避税。
这意味着美国政府一边高喊赤字危机,一边却在为数字资产“减税开绿灯”。其深意或许在于,为推动美元稳定币发展、吸引更多链上美元流通,政府必须先为用户和企业扫清税务障碍,制造一个“链上美元友好型环境”。
三、稳定币背后的真实算盘:美债数字化的“融资闭环”
更具战略意义的是,“美丽大法案”背后可能隐藏着一场精心设计的美元霸权数字化升级计划。
结合此前推出的《GENIUS Act》(强制稳定币100%锚定现金或美债),“美丽大法案”实际上试图构建一个新的财政闭环:
1美元用户买入 → 1美元稳定币发行 → 1美元买入美债 → 美债提供政府融资
根据德意志银行预测,到2028年,全球稳定币市值可能达2万亿美元,其中超过80%将流入美债市场,成为美国财政新的“隐性买家”。
Tether、Circle等稳定币发行商已默默成为全球前十的美债持有者,2024年Tether净购入美债331亿美元,超越比利时和沙特。稳定币,正在成为美国债务融资的重要工具。
四、去中心化金融与货币独立性的隐忧
但这场看似“数字化放水”的计划,也埋下了三颗定时炸弹:
-
美债与稳定币价格双杀风险:若用户集体赎回USDT,发行方将被迫抛售美债换取流动性,可能引发美债市场抛售潮。
-
链上杠杆风险放大:DeFi中的杠杆和借贷依赖稳定币资产,一旦基础资产大幅贬值,可能引发连锁爆仓。
-
美联储政策独立性弱化:若财政赤字依赖稳定币资金,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恐将被财政需求“架空”。
马斯克对“美丽大法案”的反对并非单纯的政治立场,更像是对这种财政-加密联动机制的深层警惕。一方面是对财政失控的愤怒,另一方面也担心这种操作将真正把“印钞权”分散给私人发行的稳定币系统。
五、全球博弈加速:美债、美币与加密世界的三角平衡
美国政府试图以“放水+链改”方式重塑美元霸权,而全球正在出现三大反应阵营:
-
认同美元数字化阵营(如阿根廷、土耳其的民众,用USDT抗通胀);
-
加速脱钩阵营(如金砖国家推动本币清算系统);
-
分裂稳定币格局(欧盟正推动欧元稳定币合规发行,挑战USDT垄断地位)。
可以说,“美丽大法案”不只是美国内部的一场财政赌博,也可能是数字美元霸权全球竞赛的发令枪。
结语:加密的春天?还是美元的伪装?
马斯克的愤怒,是对“财政幻术”的反击。而加密行业的“减税红利”,或许只是美国财政为了绑定加密世界所抛出的“糖衣炮弹”。
无论是投资者、创业者,还是政策制定者,我们都需看清这场金融实验的本质:加密货币不再只是边缘创新,而是被拉入全球金融地缘政治的核心战场。